首页

能看的sm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9 20:18:51 作者:首部记录台湾老兵生存现状的纪录电影上映 国台办回应 浏览量:31160

  中新网济南8月20日电(记者 孙婷婷)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日照市五莲县汪湖镇万米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山坡上时,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设施开始运转。伴随着“嗡嗡嗡”的响声,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被转化为“绿电”。光伏板下,刚移栽的黄精吐露新芽。

  “2021年,我们先行建成3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占地1000余亩。目前,该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运行良好,年发电5400万度,收益可达1800万元(人民币,下同)。”万米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园负责人王桂亮说,今年以来,示范园因地制宜发展黄精等中草药种植,实现了“一地两用”,借“光”生“金”。

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宁旭新能源200MW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贾朋 摄

  目前,示范园已建成黄精育苗大棚21座,种植黄精、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420余亩,预计可实现年收益600万元。“我们主要选育喜欢凉爽、潮湿环境的中草药品种,在光伏板下进行种植。”王桂亮说。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耗大省、碳排放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全国的近1/10。近年来,该省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并在盐碱滩涂、水库湖泊、设施农业等方面释放“光伏+”效应,探索“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新模式,持续输出“绿电”,点亮“绿色经济”。

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的国家能源聊城发电有限公司水库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东昌府区宣传部供图)

  临近处暑,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4000余亩水库的水面上,37万余块光伏板整齐铺设,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绿色电能。该项目每年可提供2.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能源,节约标煤约6.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2.2吨。

  “与传统陆地光伏电站相比,漂浮式水上光伏电站有效利用了湖泊、水库等闲置水面,不占用土地资源。”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委员王保鑫介绍说,光伏组件安装在水库水面上,可遮蔽阳光,有效减少水汽蒸发。水的蒸发冷却可降低光伏组件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组件工作效率,实现工业用水与光伏发电完美结合。

  地处黄河故道,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算子李村的土地多为盐碱涝洼地,种粮、种菜产量都不高,但该村光照条件好。瞄准这一优势,茌平鑫佳源光伏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了装机容量40兆瓦的光伏电站,2017年全部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49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1.6万吨标准煤。

图为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算子李村农光互补项目现场。近年来,茌平区充分运用盐碱地等因地制宜推广“农光互补”模式,在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无人机照片,马红坤 摄)

  “如今,经过改造,我们从单纯的光伏项目,转变为‘农光互补’项目。”茌平鑫佳源光伏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磊介绍,光伏下的土地经过整理改造,开发出500多亩良田,在此种植小麦和玉米,亩产可达到800斤左右,大豆亩产能达到500斤。

  盐碱涝洼地有了新收入,村民也跟着“沾光”。算子李村党支部书记李登新说,光伏电站建设租赁村里1200亩盐碱地,每亩地年流转费1100多元,企业每年从发电收益中拿出360万元,用作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实现了村民和集体“双增收”。

  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广阔的盐田、滩涂面积,也让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盐光互补”绿色发展模式成为可能。当地“借光生金”,利用羊口盐场约38平方公里的制卤区水面空间,建成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可发电约4亿千瓦时。“板上发电、板下制盐,既高效利用了海域资源,又增加了清洁能源供给。”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春生介绍说,该区立足光伏资源优势,发展集风、光、储、输为一体的综合能源基地,顺势发展氢能、智慧能源与储能、生物质等特色优势新能源。“我们还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大新能源产业招引力度,带动产业聚集,培育企业龙头,加大产业空间集聚布局,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高地。”

  今年7月出台的《山东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该省依托枣庄、济宁、泰安、菏泽采煤沉陷区土地资源,建设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依托潍坊、滨州、东营盐碱滩涂地资源,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此外,该省还鼓励光伏企业与交通、建筑、农业及能源等领域企业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智能光伏建设模式。(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第一届澳门国际喜剧节于2024年3月11日至18日以“一节两地”的创新模式在澳门、横琴两地隆重举办,活动旨在通过喜剧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进一步促进琴澳两地在文旅领域深度联动,推动相关产业在澳门和横琴加速落地发展。

日本民众集会要求返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文化出游热度,如何更好呵护

通州区海绵办负责人陈博说,这是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基坑气膜工程项目,是目前全市跨度、面积最大,首例应用于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气膜”。气膜长165米、宽80米、高37米,气膜内最大净高差达60米,气膜展开面积达2.1万平方米。同时,气膜内施工作业最复杂。这是北京首次在基坑气膜内进行塔吊作业,材料加工等所有作业也在气膜内完成。“项目周边有运河湾小区和新挂牌的大运河5A景区,这项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对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影响。”

游泳首金!张雨霏夺得女子200米蝶泳冠军

只见6名职工分别从南北两端立起吊轨小车,将固定锁销牢牢扣在对向固定轨后,随车人员同时摇动把手,随着钢丝绳缓缓收紧,吊轨钳稳稳“抓起”待换新轨。

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 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王青认为,在这种前提下,日益扩大的存量更新会形成规模效应,反过来对上游制造产生很强的创新引领和拉动作用,引导上游制造产业尽快提升产业结构,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